一、哪些牙需要拔除
拔牙只是治疗的一种方式,当然有时拔牙是终极的治疗手段。通常只有牙齿已经病入膏盲,到了无可救药的时候,医生才会建议患者拔牙。这些不可救药的牙齿是指:①严重的龋齿(蛀牙),不能通过治疗恢复其形态和功能,甚至其牙根也不能通过治疗后得以保留而发挥临床作用的;②严重的牙周病,导致牙床的骨质明显破坏吸收,不能维持牙齿的稳固性,牙齿明显松动,牙齿松动移动度大于2mm;③引起明显牙龈炎和牙床骨质明显破坏吸收的残余牙根;④阻生牙(不能正常萌出的牙齿)、异位牙、多生牙,这些牙齿有可能影响邻牙健康、影响美观或反复疼痛等;⑤引起或者可能引起某些全身性疾病(如淋巴结炎、风湿性疾病、肾炎、视神经炎等)的病灶牙;⑥因为治疗某些疾病(如颞下颌关节病的治疗、正畸治疗)需要拔出的牙;⑦没有按时脱落且影响相应恒牙正常萌出的乳牙。
二、拔牙前应做好哪些准备
拔牙是一种带有创伤性的手术,术前应该做好必要的准备,这些准备包括心理上的准备和生理上的准备。在心理上要放松心情,消除紧张、恐惧情绪。现代医学以人为本,更加人性化,追求无痛治疗,所以对于疼痛的恐惧完全可以排除。在生理上要使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,使身体处于相对健康状态。应该特别注意的是:①拔牙前应正常进食,不能空腹拔牙,以免因低血糖引起晕厥等;②如果有高血压、高血糖病史,应提前用药将血压、血糖控制在基本正常的范围内,并保持其相对稳定;③存在口腔颌面部的急性炎症要先控制感染;④女性在月经期不宜拔牙,尤其是经期前三天,若非必须应尽量避开经期拔牙;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者,应在心脑血管科医生的指导下停用4-6天的抗凝药物后才能拔牙,否者拔牙后不易止血。
三、拔牙后要注意哪些问题
由于拔牙后的拔牙创不能严密缝合,伤口不能包扎,通常依靠凝固的血块来覆盖和保护拔牙创。通常在牙齿拔出后医生会要求患者咬压一个棉球帮助局部止血,一般咬压棉球的时间以30-60分钟为宜。又由于拔牙创是直接暴露在口腔内,而口腔必须进行咀嚼、进食、吞咽、语言等行为,在进行这些行为的同时,都有可能破坏拔牙创表面的血凝块;此外,漱口、刷牙更易破坏血凝块。这些血凝块遭受破坏后易导致拔牙创出血。拔牙后24小时局部冰敷可以促进血液凝固,减轻局部肿胀;在吐出拔牙创咬压的棉球后,进食冰淇淋也有助于止血。
根据个人具体情况,适当应用抗生素可以预防拔牙创感染,消除局部肿胀。如果拔牙后疼痛厉害,可以适当应用止痛药。
四、孕育宝宝之前先拔出隐患牙
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优生优育工作,孕育一个健康漂亮的宝宝是每一对年轻夫妇的愿望,因此怀孕前应该做好相应的准备。拔牙是一种创伤性操作,手术后会出现疼痛、肿胀、局部出血等不良反应,,这些不良反应以及为了缓解这些不良反应所作的相应治疗,对胎儿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影响,因此一般不主张在妊娠期间拔牙,如果确实需要拔牙,最好在妊娠的第4-6个月进行。因为1-3个月内,外界刺激可能导致流产,而在7-9个月期间则有可能导致早产。
建议有怀玉打算的女性,在准备怀孕之前,应该到专科医院进行一次口腔检查,对需要治疗或拔出的牙齿先行处理,以绝后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