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牙残根、残冠的治疗与修复
根据医生建议拔除残根、残冠没有治疗或保留价值的残冠与残根的存留,对于老年人的口腔健康存有较大隐患。长期残留的残冠与残根,不但可能引起冠周炎、根尖周炎、口腔颌面间隙感染、颌骨骨髓炎、灼口综合征及口腔溃疡等疾病,还会影响面容和咀嚼、发音等功能。
一、一旦形成残冠、残根,患牙的牙髓腔就部分或完全地暴露于口腔的有菌环境之中。细菌可以通过本应该密闭的根管到达根尖部位,在根尖及其周围组织形成炎症,使患牙成为病灶,进一步引起口腔颌面部及全身的其他疾病。
二、残冠、残根继续发展,容易不断地刺激口腔黏膜,从而引起慢性溃疡。口腔黏膜反复受到摩擦,溃疡经久不愈就可能诱发肿瘤。
三、口腔内多部位、过多数量的残冠、残根的存留,会导致患者产生明显的咬合关系紊乱,继而破坏颞下颌关节内部结构间功能的平衡,促使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生。
对于那些未能得到及时治疗的残根,应考虑拔除。有的残根,尖锐的边缘刺激周围的口腔黏膜,如颊或舌黏膜,会引起长期、慢性的溃疡,甚至发生癌变,一定要及早拔除。有的残根已有明显松动,周围牙槽骨也已经大部分吸收,则不能保留。对于牙根有纵折、畸形或无法进行彻底治疗时,为了避免影响义齿的修复或成为体内的慢性病灶,应尽早拔除。
由于老年人往往伴发有多重全身性疾病,因此决定是否拔除其口腔内残留的牙体组织时,应该考虑全身状况是否能够承受拔牙术再行决定。
当患者有心脏病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血液病、肝炎、肾脏疾病、甲状腺功能亢进、恶性肿瘤、精神疾患等病史时,是不宜拔牙的。
牙齿缺失或拔牙3个月后,要及时镶牙,保持口腔牙列的完整性,恢复口腔的基本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