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结核VS新冠肺炎
春暖花开,天气寒暖交织,细菌病毒也异常活跃,容易诱发感冒,出现咳嗽、咳痰、低热等症状。原本大家首先会想到肺结核,可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当下,人们出现类似症状往往会觉得紧张。那么,我们该如何清楚地分辨它呢?
新冠肺炎和肺结核同属于呼吸道传染病,两者间存在很多共同之处,如都有咳嗽、发热、肺部感染等症状,但不同之处也有很多。
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,属于病毒感染,普通人群一旦感染很快就会发病,且病程进展迅速;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而引发的慢性传染病,属于细菌感染,健康人被结核杆菌感染后,不一定发病,是否发病取决于结核杆菌的毒力和身体抵抗力的强弱。
此外,新型冠状病毒人群普遍易感,发病时以发热、乏力、干咳为主要表现,逐渐出现呼吸困难,少数患者伴有鼻塞、流涕、腹泻等症状,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、轻微乏力等,无肺炎表现;结核病发病时以持续咳嗽、咳痰2周以上为主要症状,有些患者伴有咯血、午后低热、盗汗、乏力、消瘦、胸痛、呼吸困难等症状。
虽然两者都具有传染性,但传播途径不大相同。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飞沫、密切接触和可能的气溶胶传播,而肺结核是通过患者吐痰、咳嗽、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带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传播给他人。
两者在实验室检查和放射影像上的表现更是截然不同,在临床上还是能很容易被区分的。
但不管哪种疾病,我们千万不能讳疾忌医,应尽早到医院就医。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诊断、早隔离、早治疗是非常有效的防控方法。在这个特殊时期,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勤洗手,常通风,出入公众场所戴口罩,社交一米线、少扎堆聚集,同时加强锻炼、规律作息、健康饮食,提高自身免疫力。